十五别络的生理功能

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

  阴经的别络走向阳经,阳经的别络走向阴经,具有沟通和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,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,可补正经之不足。

  别络和经别都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,但有一定的区别:

  1. 别络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分出,大多分布于体表,虽然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,但都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;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分出,循行多深入体腔内部,后浅出体表。
  2. 别络着重沟通体表的阳经和阴经,经别则既能密切表里经在体内的沟通连接,又能加强其脏腑的属络关系。
  3. 别络和经别联系表里经的方式也不同,经别是藉阴经经别会合于阳经经别的方式进行联系,突出了阳经的统率作用;别络则是阴经与阳经相互交通而联络。
  4. 经别没有所属穴位,也没有所主病症;别络有络穴,并有所主病症,在针刺选穴上有特殊意义。

加强人体前、后、侧面联系,统率其他络脉

  十二经脉的别络,其脉气汇集于十二经的“络穴”;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背部和头部,别走太阳;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;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。故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及任、督二脉与躯体组织的联系,尤其是加强人体前、后、侧面的联系,并统率其他络脉以渗灌气血。

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

  孙络、浮络等络脉从别络等大的络脉分出后,呈网状扩散,密布全身。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,通过别络的渗灌作用注入孙络、浮络,逐渐扩散到全身而起到濡养作用。